近日,上海市市场监管局曝光了一批严重侵害消费者权益的典型案例,引发社会广泛关注。其中最令人震惊的是,有20万条个人信息被不法分子导入AI电话系统,成为非法推销的工具。
随着科技的发展,扫码点单已成为餐饮业的新趋势,但一些不良经营者却利用这一便捷的方式来侵犯消费者的权益。例如,浦东新区合庆镇的红胜火餐饮店通过手机扫码点餐系统,在未告知消费者的情况下,自动生成额外的“瓜子、花茶、小料”项目,价格低至2元/份,悄然加入消费者的订单中。这样的操作显然是对消费者的误导,甚至可以说是强制消费。最终,该餐饮店被处罚1974元,责令改正其违法行为。
此外,像这样的“隐形消费”手法在自动续费的会员服务中也屡见不鲜。上海焰火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经营一款名为“飞鸟下载器”的软件,自2023年4月开始,以“连续包月”“连续包季”的名义销售自动续费的会员服务。令消费者感到困扰的是,该公司在续费前并没有以显著的方式告知消费者,损害了其知情权和自主选择权。最终,该公司被责令改正并罚款8000元。
近年来,社交媒体流行的“种草”笔记也成为一些商家进行虚假宣传的工具。上海鱼陌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与电商平台博主合作发布虚假“种草”笔记,通过虚假交易的方式误导消费者,至案发时已进行60笔虚假交易,涉及款项7250.73元,最终该公司被罚款1万元。
更为令人警觉的是,近期不少消费者接到AI语音电话推销的骚扰,推销内容涉及各种业务,并且对方能够准确报出消费者的姓名、地址和工作单位。杨浦区市场监管局调查发现,上海代酷安商务咨询有限公司未经消费者同意,从其他渠道非法收集了20万条个人信息,并将这些信息导入其“斗星智能”系统中,以机器人语音自动拨打给消费者,进行贷款等业务的推销。对于该公司的不法行为,市场监管局依法处以30万元的罚款,并责令其停止违法行为。
这一系列事件引起了社会的高度关注,侵害消费者权益的行为并非个例。在个人信息被频繁滥用的今天,消费者应增强警惕,保护好自己的隐私信息。对于商家来说,应该遵循法律法规,做到诚实守信,尊重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。
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,个人隐私的保护问题日益严峻。法律的缺陷、监管的松懈为一些不法商家提供了可乘之机,而消费者的盲目和无知则成为侵权行为的助力。在这个信息化社会中,个人信息的安全已不仅仅是一个法律问题,更是每一个消费者应当为之警醒和的社会问题。
各大平台和监管部门应承担起自身的责任,加强对商家的监管和审核,严厉打击侵犯消费者权益的行为。消费者也应该提高自我保护意识,不随意填写个人信息,时刻警惕各种潜在的消费陷阱。只有建立起共同维护个人信息安全的意识,才能有效打击不法行为,为社会营造一个更加安全的消费环境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